最新发布 · 2025-05-23 23:09

以文润城引领城市万象更新,文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头像

司徒北

科技编辑 · 2025-05-23 22:28

|
8574 阅读
|
70 评论
以文润城引领城市万象更新,文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以文润城引领城市万象更新,文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前沿科技深度解析

央广网天津5月23日消息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承万年人文之精华、千年文明之底蕴、六百余年建城之风韵。河海交汇处,工业的钢铁筋骨、洋楼的万国交响、旧书的沉香绵长,正驱动着时光的齿轮,扭转交织成独特的文化脉络。

老机床转型新IP “工业活化石”诉衷肠

从新中国第一辆“飞鸽”自行车到首台国产电视机,再到多项“国之重器”的顺利投产,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天津以百余项“中国第一”铸就工业筋骨。辉煌的工业历史背后,则是无数台有着“工业母机”之称机床的无私奉献。

走进天开东丽园,科研与创业的热潮令人振奋。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300余台机床正整齐地排列在天津东丽机床博物馆内。这些跨越世纪的“工业活化石”,正向游客们娓娓道来着充斥着机油味的工业记忆,构成一部流动着金属光泽的工业史诗。

博物馆中陈列的机床(央广网发 王婧瑜 摄)

推开博物馆大门,各式机床琳琅满目。从工厂仓库到旧货市场,馆长王福喜如同海滩上的淘金者,几十年如一日地搜寻着心中的至宝。20世纪80年代,王福喜的父亲开了一家机械加工厂,他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为这些机器着迷。“机床的轰鸣声和机油味,早已刻在了我的记忆里。”王福喜说道。

在展厅中,一台名为“欧式万能镗洗中心”的机床格外引人注目。“这台机床在全球仅存两台,是国家在19世纪50年代以天文数字的金额引进到天津的,为天津的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王福喜抚摸着机床,眼中满是回忆。

“欧式万能镗洗中心”机床(央广网发 王婧瑜 摄)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设备也不断迎来更新。在王福喜精心设计下,这些宝贵的老机床转型为承载城市记忆的新IP。在博物馆内,游客们不仅可以参观老式机床,还可以参与“机床拆装72小时”实践课程,与机床来一次零距离接触,或是通过激光投影在“机械生命墙”上进行创作动态涂鸦。除此之外,馆内的“齿轮咖啡馆”、使用全息投影还原的车间场景、可扫码互动的“机床故事墙”,都在用创新的方式讲述工业发展故事。

博物馆中陈列的机床(央广网发 王婧瑜 摄)

“我希望有更多人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到天津的工业历史与文化。每次能看到游客们充满好奇和兴奋的眼神,我就知道我做的事有意义。”王福喜说道。

从文化到活化 “一楼一策”唤新生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自古以来便是八方商贾云集的沿海锁钥。漫步在和平区街头,877幢风格各异的历史风貌建筑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的繁华与沧桑。其中,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更是集中了443幢历史建筑,巴洛克式的繁复雕花与哥特式的锐利尖顶在这里和谐共存,共同构成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独特景观。然而,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建筑曾一度陷入困境:有的因年久失修而黯然失色,有的因功能单一而门可罗雀。如今,一场以“一楼一策”为核心理念的活化运动,正在为这些凝固历史注入新的生命力,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

“红楼”是这场变革的生动写照。红砖砌就的吉鸿昌旧居长期作为普通文物建筑封闭管理,鲜少向公众开放。在2021年启动保护修缮后,吉鸿昌旧居不仅遵循“修旧如故”的原则复原了建筑原貌,更巧妙地融入了声光电技术与场景复原,打造出“民族英雄吉鸿昌生平展”。

修缮后的吉鸿昌故居(央广网发 和平区供图)

“在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中,那段红色历史的重现令人仿佛穿越时空,直面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一位游客的感言,道出了这座“红楼”蜕变的真谛,现如今它俨然成为天津红色文旅的新地标。推开旧居第七展室的“七扇门”,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地下工作的惊险刺激;也可以在三楼秘密印刷所,亲手操作老式印刷机制作《民族战旗》复刻品……

“民族英雄吉鸿昌生平展”景象(央广网发 何冰玉 摄)

吉鸿昌旧居的活化只是这场变革的冰山一角。原开滦矿务局旧址华丽转身为金融展示中心,百年煤矿摇身一变成为金融论坛的会场;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旧址引入温德姆艺术酒店,实现了历史空间与现代服务的完美融合;棉里咖啡将百年洋楼打造成古典油画般的消费场景,木格窗下飘散着浓郁的拿铁香气;桑丘书店则保留了斑驳的木门与吱呀作响的地板,让翻书声与建筑的心跳产生共鸣……每一栋洋楼的“新生”,都在诉说着天津这座城市的包容精神——历史不应囿于冰冷的陈列,文化完全可以“鲜活”地存在。

原开滦矿务局旧址(央广网发 和平区供图)

“既要做到文物‘修旧如故’,原汁原味展现历史文化底蕴,又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融入时尚的味道,吸引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进它、感知它,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彭芃表示,“通过文物活化利用,我们不仅成功修缮了文物,还为五大道带来了新的文旅消费体验。”

五大道上游人如织(央广网发 和平区供图)

当游客漫步五大道,指尖轻抚红砖墙的岁月裂痕,在民园广场的草坪上聆听悠扬的弦乐,或于安里甘艺术中心穹顶下邂逅一场梦幻的光影音乐会时,他们触碰的不仅是建筑的物理肌理,更是一座城市将历史的智慧与文化转化为未来发展的生动实践。

海河东岸书香漫 旧书市场圈粉年轻人

旧书新知,文古润津。不久前,在海河之畔的棉3创意街区,海河旧书市集一周年活动如约而至。自2024年3月末启幕以来,一场场汇聚书香与文化韵味的盛宴在此上演,让爱书人、藏书人、读书人相聚相识,从旧书获取新知识,让旧书找到新知己。

市民在海河旧书市集上翻阅书籍(央广网发 黎小漫 摄)

一年来,海河旧书市集以“健康有序、业态多元、广泛参与、辐射带动”为目标,常态化组织海河旧书市集60余期、开展活动100余场,吸引近30万人次驻足流连,从海河畔的一缕“文化微光”,成长壮大为辐射京津冀的“城市名片”。“好嘛!那是相当热闹,别说全区了,小半个城的人都来了。”家住附近的王“掰掰”用天津人特有的幽默和夸张形容着海河旧书市集启动首日人流如织的情景,“好多书还是我上学那会儿看的呢,再见面,我头发可都白了!”寒来暑往,海河旧书市集成全了诸多王“掰掰”这样的读者,他们也许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藏书人,但却因为旧书市集有了打捞记忆的机会,有了再一次与触动过他们心灵的文字相遇的瞬间。

海河旧书市集上的“小人书”是许多市民的心头好(央广网发 黎小漫 摄)

针对以往旧书市场“无证经营”难题,河东区创新“大许可+小认证”的经营模式,以旧书市集为载体,持续融入主题文创、特色展览、名家分享、非遗体验等文化元素,不断丰富多元文化产品供给,形成“旧书市集+”的新场景;深入发掘海河东岸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直沽根、海河脉、工业地、非遗韵”的直沽文化特质,策划举办“海河东游GOU不同”“东岸雅集”等系列品牌活动,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徜徉海河旧书市集。河东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河东区入选“全国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和棉3创意街区焕新升级为契机,进一步探索海河旧书市集迭代升级的路径和方法,让更多市民感受津派文化的独特魅力,见证天津河东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许多非遗技艺也在海河旧书市集上与市民见面(央广网发 黎小漫 摄)

“冯骥才先生说,一个拥有旧书市场的城市必然是个‘书香社会’。20世纪90年代,天津从当时的换书大会,到后来的烟台道古籍书店、高教书店,再到文庙、古文化街、鼓楼……旧书摊陆续兴起。书具有持之以恒影响人心的力量,天津的旧书业培养了几代藏书家、学人和爱书人。”河东区作家协会主席徐凤文很早就徜徉于旧书市场中,见证了天津旧书业的沉浮变化。从海河边到鼓楼的旧书市场,再到今天的海河旧书市集,旧书的故事在这里再生,城市的文脉在这里传承。

静默的机床,是曾经铸就“北方经济心脏”钢铁筋骨的“弄潮儿”;蜿蜒流淌的海河水,不仅滋养着五大道上风格各异的洋楼,更浸润着海河两岸的“书墨香”;翻开海河旧书市集中泛黄的书页,你便能发现一座城市将方寸书摊化作文化长廊的奥秘……工业文明的理性之光、旧书文脉的雅致之韵与洋楼建筑的美学之魂,正共同在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天津,编织出一幅生生不息的文化长卷。

来源:央广网

编辑:张云帆

互动调查

您认为这项技术将如何影响未来发展?

作者头像

奕铭君

资深科技分析师,专注于前沿科技研究与趋势分析。曾在武宣县科技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科技 人工智能 未来趋势 创新 准车主退订遭小米汽车天冷静期

读者评论 (26)

评论者头像

贾凤伯文

2025-05-23 18:59

这篇文章分析得非常透彻,特别是关于技术发展趋势的部分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的深度解析!

评论者头像

qy人

2025-05-23 22:58

我对文章中提到的藏在锦绣山河里的中国传统色技术应用场景持保留意见,在库尔勒市的实际应用中遇到了不少挑战。希望作者能在后续文章中探讨这些技术落地的实际问题。

发表评论

搜索

订阅科技前沿资讯

获取最新科技动态,每周精选内容直达您的邮箱

2025科技创新峰会

探索前沿科技,把握未来趋势

2025-05-23 · 简阳市国际会展中心

了解详情

相关推荐

探索更多前沿科技内容

西洽会|重庆造圈粉 快来西洽会看这些黑科技
前沿科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务用车集中采购,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选新能源,中国公务用车采购的新标准

探索赵丽颖纯白高智风技术如何重塑未来产业格局,从兰西县到全球的应用案例分析...

作者头像
神隐的傲娇
2025-05-23 12:02
美前商务部长:出口管制无法阻挡中国,美国每天都得有落后的紧迫感,美国商务部 出口管制
深度分析

SiC市场,巨变前夜,sic市场格局

赵丽颖纯白高智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打破边界的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变革...

作者头像
一夕烟雨
2025-05-23 12:42
实弹射击!26至27日南海部分海域禁止驶入→,南海划定禁航区
技术解析

普京:俄罗斯将在俄乌边境设立缓冲区,俄罗斯边界处理方式

从技术原理到实际应用,解析孙杨自退赛背后的核心算法与系统架构...

作者头像
杯酒千寻
2025-05-23 14:05

订阅我们的科技周刊

每周精选前沿科技资讯,深度分析报告,独家专家观点,直接发送到您的邮箱

  • 精选全球科技前沿资讯
  • 深度技术分析与趋势预测
  • 行业专家独家观点分享
  • 优先获取线下活动邀请